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从货币的角度谈谈房价问题

发表于2013-04-24
货币,更确切地说是纸币,它是一种以国家信用作为担保发行,并以国家机器强制流通的纸。如果没有国家信用作为担保,那么货币就是擦屁股还嫌硬的纸。国家是可以通过往货币里兑水而实现征收“铸币税”的,按照凯恩斯理论,往货币里适当兑水,有利于促进就业,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。而事实上,很多政府也基本就是这么干的。
也许这样说你不能理解,那么,简单你说,就是钱总是会越来越不值钱。还不能理解?那30年前一分钱可以买7颗水果糖,20年前5毛钱我可以在学生食堂买一份肉,1块钱够我一天的饭钱,10年前5块钱可以买一斤猪肉,3块钱我可以中午吃一顿面,现在,同样的资金能干什么呢?而不幸的是,这种趋势在未来还会继续。国家说了,未来多少年多少年工资要倍增来着?这是明面上说的,暗里没说的,就是10年后可能一碗苍蝇馆子里的最普通的面要30元。
所以,拿着一堆纸币,放在家里,或者存在银行里,这些纸币会逐渐变一堆纸。贬值从未停歇,当你在挣钱的同时,也在放任钱变成擦屁股纸。抱怨房价在上涨的同时,却没注意到刚才我提到水果糖、猪肉、面的这些东西也在涨价。其实不止这些,周围大多数东西,都在涨。
认识到货币的这种特性,尽快在合适的时候,将货币花出去,而不是一直存在银行里,则是聪明的做法。每一个理性的“经济人”也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。你花钱购买东西的时候,制造这个东西的人将东西卖出去了,若干个这样的个案叠加,就会促进商品的买卖,制造这个东西的人就有工作做,促进了就业;而你花钱,赚了你钱的人,也会再买别的他需要的东西,也就是会促进消费,从而带动经济发展。知道国家为什么会意识保持适度的通货膨胀了吧?
认识到货币的这种特性,就可以利用这种特性来实现自己事半功倍的效果:从银行贷款。我们的传统教育告诉我们: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,要勤俭节约,就是很好的学生。他绝对是个我们传统的优秀继承者。但是,碰到货币的时候,还坚持这种传统,就会吃亏。辛苦了很多年,挣的钱还是只能买一套房子。从学校毕业,他第一次在看房的时候,我也在看房。不同的是他没买,我买了。那时候,工资才1000多,要是从银行贷款然后供1000多,会很吃力的。也许 觉得人疯了。而现在,如果月供1000多,对大家来说会是什么概念?
所以,结论就是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,尽可能从银行贷钱出来花。不要太看重多给银行的那点利息,而是要利用贷款这样的杠杆来实现自己的目的。因为经济的发展,时间的流逝,会让你觉得曾经的月供压力越来越轻松。
最后,说点与货币无关的东西,那就是城镇化。在城镇化完成以前,每年都会从农村进入到城里很多人。具体数据记不住,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查。由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,这些新来的人都需要在城里买房子。那么这些新来的人,早晚会成为房子的购买者。有这样的需求支撑着,外加上上面提到的货币不断贬值,不要指望房价(那个货币数字)在城镇化完成以前会跌。
发表于2013-04-24

分析得颇有道理~~

发表于2013-04-24

在现在的形势下,老百姓渠道太少。房子是想对来说保值比较好的理财方式。  


发表于2013-04-24

难怪货币贬值的这么厉害!!

发表于2013-04-24

哪里会有这么多的规矩哦!!!

发表于2013-04-24


发表于2013-04-24

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啊!!!

发表于2013-04-24

嗯啊 投资房子现在还是要留个心眼了

发表于2013-04-24


发表于2013-04-24

对啊 买房的人总是有那么一丝丝的不爽

上一页|1|
/1页